学院简介

437必赢会员中心始于1982年成立的华南农学院农业生物系,1984年正式向全国招收大专和本科生,1996年组建生物技术学院,2001年7月更名为437必赢会员中心。学院依托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植物学,设立了植物学系、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、遗传学系、生物化学系、微生物学系、实验教学中心;建有“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”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兽用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广州)等5大科研平台,以及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国家级)、广东省教育厅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9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;设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
学院具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在植物学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微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学术型博士、硕士。在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招生和培养专业型硕士。学院现有生物技术、生物科学2个本科专业,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始于1984年开始招生的植物生理生化专业1993年更名为生物技术专业2003年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,2008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,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,离退休人员50人。在编在岗人员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91人,其中教授/研究员35人,副教授/副研究员43人。学院现有6个教工党支部(含1个退休教工党支部),教工党员88人,其中离退休教工党员16人,博后党员7人。91%具有博士学位,65%的教师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或1年以上海外经历。是一支实力强、水平高、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,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重点人才工程(国内)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国家重点人才工程(国外)、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“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、广东省“珠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、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农业部“神农计划”、广东省“千百十工程”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、广东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。学院有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,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,全国师德标兵获得者2人,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,南粤优秀教师3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。以刘耀光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国家重点人才工程(国内)奖励计划创新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。陈乐天教授带领的“水稻育性发育科研团队”荣获“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先进集体”称号。 

学院科研实力强。2017年至今新增科研项目200余项,新增科研经费到账超过2.2亿元,包括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(7000万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(1996万)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(1050万)、重点项目3项、NSFC-广东联合基金2项,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55项,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(4475万)、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团队项目1项。

学院基础研究成绩突出。2017年至今,发表论文350余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311篇,多篇论文在Nature Genetics、Annual Review ofPlantBiology、Nature Communications、Cell Research、Plant Cell和Nucleic Acids Research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。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0余项。2018年刘耀光院士主持“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”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,实现了必赢官网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。此外,学院还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大北农科技奖3项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、广东省种业创新大比武金星奖、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。


 (更新时间:2023年4月)